在“大理石 理想家”系列中,我们将向您介绍三位大璞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品牌、产品、陈列设计领域早已载誉无数,如今为了与大璞共同的事业再番出新;他们,既是乐活主义的生活家,更是执着于作品的理想家。
在自然中寻找生命演变的痕迹,是我们感知万物灵性的唯一途径。“感知大理石同样如此”——生物学专业出身的黄学诣先生,在品牌的世界中看到了另一种演化的脉络。
黄学诣先生,台湾知名品牌营销大师,从台北到美国、上海,多年来一路致力于品牌基因理论的研究。在与品牌的合作中,他不断意识到“基因创造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改变竞争力”。在他看来,友善是新时代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表达方式,它赋予品牌一种人格化的形象,使之符合传播需求。 品牌管理者应该把‘友善’当成竞争力。就像大理石,它可以是冰冷的、坚硬的物体,也可以是通过肌理、纹路诉说年代感的家居美石。”对他而言,品牌的友善程度决定品牌是什么。“当我想到大璞,我看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切,都被他塑造在大璞的基因中。 任何行业都有值得欣赏的品牌,而“友善”却能为品牌带来更多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所以,在产品设计的第一步,黄学诣就要求大璞的设计团队,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从“易用性”、“实用性”出发,首要考虑石材设计的舒适度,而这也是大璞品牌品类突围的第一步。
大璞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当我们决定以友善的沟通方式开始,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便成了重要的谈资。黄学诣表示,“家”是未来石材品牌最应该瞄准的一个突破点。 与马斯洛金字塔理论相似,黄学诣认为“家”具有层次感,从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到上层的“舒适”,最后是“透过家庭成员互动产生的幸福感”。 黄学诣将大璞放在金字塔顶端,鼓励大璞尽可能多的为消费者创造“不被预期的满足感(unexpected expression)”。那些微小而确实存在的幸福,或者用更流行的说法——“小确幸”,在强烈的物质欲望沉淀后,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主张。 “在困难的时机里,人们更珍惜情感。”他说。“任何品牌如果能创造出一种消费者预期之外的满足感,就是抓住了情感营销的主题。” “无论是日本、台湾还是韩国,情感营销始终源自人们愿意静下心来面对生命和生活这两件最基本的事。”他指出,台湾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从2012年开始,内地也进入了转型,这两年呈现非常明显的情感营销趋势。
在偶然间听过一次黄先生的演讲后,致尊建材董事长周晓遵认为,这便是大璞在找的品牌基因塑造者。因为项目时间的原因,一开始,黄先生并未应允。经过几番深谈,他逐步对大理石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在艺术界被奉为缪斯的大理石却长期不为大众所知,石材行业的知名品牌极少,大众所接触的更是寥寥无几——他意识到石材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于大家都在坚持一条传统道路。 从来没有人规定行业的思维模式。以重型机械起家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从1990年起就开始生产闻名于时尚潮流的工作靴。一切的重点在于思维的转变。于是,黄学诣在大璞的品牌基因中,用了大幅篇章去研究“创新”和“场景”。 新媒体正在以火热之势改变品牌的营销方式乃至观念,与此同时线下店的要求也从传统的销售向情感——体验营销转变,“场景”是营造共鸣体验的第一步。当陈列和购买不再是线下店的全部功能,一种全新的复合体验随之诞生。 在大璞线下店的规划中,复合业态是一大亮点,既有基本的咖啡吧与功能店的结合,更是独具创新地引入艺术、设计沙龙,在艺术活动中与消费者连接关系。 结语: “当你要喂食一群人的‘小确幸’时,你必须是一个有智慧的友善者,这样才有办法把‘家’的概念诠释好。”黄学诣说。在成就了奢华空间后,大理石能否像Caterpillar一样精彩转身,关键便在于与“家”的联结。 这也是对一个石材品牌“友善”的考验。黄学诣+大璞,从台北到上海,从华东到全国,一个生活家的商业计划正在铺设开来。大璞天然大理石,向美而生的那些小确幸,正在连接着你我。 你们,会心动吗?
|
售前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