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第三方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P2P网贷行业的问题平台占比已经超过三成,环比增长更有四倍之多。临近年底市场资金面通常都会趋于紧张,而今年下半年开始加剧的资本外流,美联储七年来首次加息,以及即将到来的兑付高峰,都让P2P网贷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面对着更严峻的挑战。
日前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几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遭遇“事故”:前有号称交易规模达900亿的,在创始人自爆坏账有5亿后又遭遇个别投资项目“出包”;后有一向高调宣传融资额超700亿的,员工被查、总部摘牌、业务暂停。好巧不巧,因其宣称的投资资产标的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融资租赁资产,让这一备受市场关注的优质资产“蓝海”也引发部分投资者忧虑。拨云见日,否极泰来,在海水褪去“裸泳者”可能被迫退场后,投资者或许才会真正发现那些为投资方和融资方均在持续创造价值的优质“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
“互联网+融资租赁”的大道“难为”
六月底,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英利绿色能源,对外宣布其在河北衡水兴建的4兆瓦光伏产业园项目,首次试水互联网金融,并指定总部位于厦门的拾财贷为唯一合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自此,不仅外界对以拾财贷为代表的“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日趋关注,相继涌入的新老投资者也乐得把资金以透明化的方式投向这一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领域,截至到11月,早期投入中短期资产标的的投资者已相继兑付收益。
按照拾财贷创始人兼CEO郭龙欣的说法,拾财贷之所以被称为“互联网+融资租赁”,就是因为始终专注地做真实的企业直接债权线上交易的业务。在其业已超过70亿的交易总额中,所有债权投资项目均基于资金与资产一一对应、信息透明乃至双向可验证的融资租赁资产。
和英利项目类似,拥有目前全国最大杏鲍菇生产基地的福建世野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在增加设备、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因面临传统融资渠道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问题,转而寻求民间资本支持,最终也是在拾财贷的帮助下,解决了设备采购的难题,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
盘活社会存量资金,引活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并不断整合安全、优质的融资租赁资产为投资者创造稳定适中的受益,这一“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的精髓已被市场逐渐认可,但知之难、行之亦难,“借题发挥”和“名不副实”的平台并不鲜见。拾财贷则始终以直接债权交易为核心,平台上发布的所有融资租赁项目均可在人行征信中心即中登网上详细查询。通过在面向融资方低费高效融资和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的两个供给侧践行改革创新,拾财贷自2014年上线至今始终保持着零逾期零坏账的运营成绩。
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互联网+融资租赁”肩挑两头,两头都不轻松。一方面投资者不断增长的安全理财需求,经历了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层出不穷的“模式”和“概念”挑动,出现了接近于“什么都不敢碰”的保守派和专注于“就为了薅羊毛”的投机派的两极化发展。保守派常常以传统的融资租赁整体收益率不高为由,质疑“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均8%-12%的年化收益,但他们忽略了在整体三万亿规模的融资租赁资产中仅有很小部分能够互联网化,其典型代表就是通过传统渠道融资困难,进而愿意接受利率为12%-14%但更为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渠道的融资企业,和部分拥有15%左右收益的优质资产,希望通过线上直接债权交易尽快回笼资金投入新项目的融资租赁企业。投机派则“嫌弃”“互联网+融资租赁”相对合理适中的收益,而更愿意以少量的分散的资金追求标榜着30%以上收益的“赌博式”的P2P网贷产品,从而造成部分用户撤离“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的“假象”。
广义上的供给侧改革,其本质是深刻认识到了业已存在但尚未被合理满足的需求。作为国内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对接融资租赁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拾财贷在面向融资方追求成本与效率相结合的融资需求的供给侧,通过盘活社会存量资金、提高债权交易效率、以及解决期限错配等方面,提供了创新的方式和手段;在面向投资者追求安全、合理的理财需求的供给侧,则凭借其在传统金融和融资租赁行业的多年积累,发掘、甄选那些能够提供适当收益的优质资产,并通过基于真实债权移转的多达六重风控保障,确保投资者的本息收益安全,还首创了对接融资租赁的活期理财产品“活期赚”和移动理财APP秒钱,极大提升了产品灵活性和用户体验。这些“互联网+融资租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改传统P2P圈来资金再去找项目的高风险,提升了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实质推动作用。按郭龙欣的说法,拾财贷在充分满足资金端和资产端需求的基础上,不搞资金池,不赚取利差,而是依靠优质流量的不断增长变现,最终形成活定合一、随存随取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售前电话咨询